必威 betway必威必威 betway必威集中连片的烟叶正在迎风舒展,头顶的无人植保机忙得不亦乐乎;万寿菊诱虫带在绿色烟田中,形成一道“万绿丛中一点红”的美丽风景;育苗大棚里草莓熟了,犹如红色的宝石般铺满了草地;烘烤工场人声鼎沸,人们各司其职,机器的轰鸣声形成了一曲丰收交响曲;农民增收培训教室,专家侃侃而谈,烘烤技师聚精会神听课……这一派生机勃勃的情景,正是云南省丽江市玉龙县在九河乡整村土地流转区内打造烟区产业综合体的生动实践。
“以前,我们自己也在流转土地,都是东一块、西一片,租金也不一样。今年好了,我从合作社手中承包236亩土地种烟,都是连片的,租金也是一样的,总体来说帮我节约了不少成本。”有着30年烤烟种植经验的和瑞龙说道。
通过“多方协作、整村流转、分片出租、农场主种植”的协同机制,玉龙县烟草公司、九河乡委政府、中和村“两委”、烟区合作社共同努力,集中整村流转土地1326亩,在合作社的统一组织下,把1326亩烟地分片承包给有技术、能力强、条件好的9位农场主,解决了近年来稳烟区、稳烟农、稳产业的难题。
整村土地流转区域内,还开展了高标准烟田建设,围绕“育苗工场、大田生产、烘烤工场”三大作业场景,聚焦“耕种收、苗管烤”六个农艺环节,逐渐补齐“机械化中耕、机械化植保(飞防)、机械化采收、机械化拔杆”四个短板,2022年实现当年建设当年受益。高标准烟田项目区因地制宜、系统推进烟水、烟路、土地整理综合配套,实现农业灌溉、田间交通、农艺农机融合、低碳精准烘烤等措施升级改善。
“我流转了200多亩地,现在实行机械化种植烤烟,省工省力省钱,如今一个人就可以干10个人的活。”种植大户杨亚兵说。杨亚兵所说的正是开展了高标准烟田建设、推进农机服务配套,推动烟叶生产向全面全程机械化升级所带来的好处。
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色青山。玉龙县烟草公司在整村土地流转区内打造产业综合体着力发展主业的同时,践行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守住生态安全,推动产业绿色高效发展。
做好土壤保育。突出生态优先、综合治理,产业综合体内耕地必威 必威betway以轮作为主,通过种植绿肥、松毛还田、农家肥堆捂等多种方式提高土壤质量。
推行绿色防控。着力构建以“三防、两控、一精准”为核心的烟草病虫害防治技术体系,不断提升烟叶质量安全水平;以烟农专业合作社提供服务方式,开展无人机植保统防统治专业化服务,在集中连片区域统一实施飞防;“一花一灯两诱”绿色防控技术已经得到大面积的示范应用,万寿菊诱虫带覆盖3万亩,配置太阳能诱虫灯141具,配置黄蓝板147.6万块,性诱器8650具,在产业综合体内实现了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
实行低碳烘烤。玉龙县以绿色化转型为方向,统筹推广生物质燃料烤房、烟夹等减工增效装备,逐步建立节能减排、低碳精准烘烤技术体系,截止目前,已经配置生物质燃烧机1337台,烟夹111.98万夹。在今后的烟叶烘烤工作中将逐渐开展电能、热泵、醇基等新能源燃料烘烤的试验和推广,加快生产方式向绿色低碳转型,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如期实现。
“产前、产中、产后,我们合作社一直为烟叶产业和其他特色产业发展开展服务,通过优化服务模式,建立完善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实现100%专业化育苗、植保、烘烤、分级,促进烟农减工降本。我们将逐步完善全程机械化作业和重点环节专业化服务。”玉龙县和合玉叶农业专业合作社经理张庆宝介绍道。
开展机械化作业,促进农艺、农田、农机、农服“四位一体”深度融合。按农艺找农机,用机械促农艺,今年积极与农机厂商、经销商对接,组织37种农机选型“大比武”,根据地形特点合理配置大、中、小型机械,大力推广通用和“一机多用”的农机具;形成收割→深耕→起垄→移栽→植保→中耕六阶段的机械化覆盖,成功减轻烟农在烟叶生产过程中繁重环节的劳动强度。
“除了开展烟叶统防统治,结合大农业生产,我们无人机发挥高效作业、省力、省工又环保的优势服务大农业,深受人们青睐。”和合玉叶合作社机手小彭说。
延伸专业化服务,激发产业综合体新动能。在保障综合体主体区域内育苗、机耕、植保、烘烤、分级五项专业化服务的基础上,加强服务能力建设,拓宽延伸综合服务社服务范围、服务内涵。今年,在植保方面引入专业飞防,实现烟区飞防作业全覆盖,并向大农业提供服务。
烟基设施共享是玉龙县综合体多元产业融合的重要内容。巧用育苗大棚闲置期,挖掘育苗大棚的利用潜力。全县育苗大棚512个,闲置期利用率达33.47%,主要开展羊肚菌、草莓、蔬菜种植、中药材育苗,探索发展育苗棚综合利用发展规划,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创新烤房“一房两用”,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全县在用烤房3289座,闲置期利用率21.05% ,玉龙县九河乡中和烘烤工场创新改造“烤冻”多用烤房10间,可冻容积900立方,提高当地农民农产品保鲜贮藏能力 。农民利用闲置烤房进行药材烘烤,有效提高了必威 必威betway烤房利用率,丰富了综合体的多元产业项目。
开展农民科技培训,实现技术理念共享。在九河助农增收培训中心开展农民科技创新培训,推进烟叶绿色生产技术与非烟农产品互利融合,利用烟草行业技术优势,将烟叶绿色高效植保、标准化生产等技术和管理理念引入大农业,实行病虫害联防联控、统防统治,构建完善绿色农业体系,带动农业生产水平持续提升,促进烟区绿色高质量发展。
实施“烟—麦”合理轮作,推进烟粮双优基地融合发展。以“烟”稳麦,按照产业布局烟麦互补、生产节令烟麦匹配、生产方式烟麦协同机制,落实“前麦后烟”轮作模式,形成了“要种烟,先种大麦”“烤完烟,必种大麦”的生产意识,形成了“以烟稳麦”的良好局面;以“麦”促烟,大麦种植有效的控制了烟叶生产节令,烟叶质量均质化水平得到显著提升,大麦桔秆还田,促进烟区土壤保育,实现烟叶产业和粮食产业“双赢”。
玉龙县局(分公司)创新打造九河烟区产业综合体“新样板”。围绕助农增收培训中心、烘烤工场、农机存放设施、标准化集中分级点开展烟区产业综合体建设,构建起“稳烟区、稳烟田、稳烟农、稳收益”的长效发展机制,形成了以烟为主、多业发展农村、多业带动农民、多业支撑收入的烟区产业发展新格局。